如今改天換日的小高陵村。馬振東攝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崱⌒「吡甑牡谝淮无D變始于一場山洪……
地處湟源縣青藏公路109國道沿線,總面積12.5平方公里,海拔2600米至3200米,年降雨量只有350毫米至400毫米的小高陵,曾是一個地薄水缺、植被稀疏、風沙肆虐、災害頻發(fā)的窮山村。
1956年,一場山洪沖毀了小高陵后山羅爾干陽坡上開春新栽的樹苗和莊稼,也動搖了村民開山造林的信心。
“天上掉財也不富命窮的人,先人都弄不成的事兒咱能成?”大半年的辛苦毀于一旦,村里首任村黨支部書記陳世元不信邪:“山頂上兩棵老樹長得枝繁葉茂,憑啥其他地方就不行嘞?”
一定有規(guī)律!
原來,兩棵樹緊靠山頂一座廟,廟沿流下的水在樹下沖出兩個小坑,坑里的積水時時滋養(yǎng)著兩棵樹。
從兩棵樹受到啟發(fā),小高陵人漸漸摸索出“分層治山、從上而下治水”的“三板斧”: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山頂,挖水平溝,截流分洪;山坡上挖魚鱗坑,蓄水植樹;在山腳的緩坡地帶,修建外高里低的窄式梯田種糧食。
自此,小高陵人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治山治水的攻堅戰(zhàn)……
王金龍,小高陵村黨總支部委員會第一支部書記,也是村里第二任黨支部書記王生珍的兒子。
兒時記憶里,父親總是早出晚歸,扛著一把鍬,忙碌在山溝溝里。
12歲,王金龍第一次參加山上的勞動,拿著比自己還高的鐵锨,吃力地挖著樹坑,黑刺、檸條上的刺扎得滿手都是血痕。
“那時候,全村都在山上勞動,不論老幼,大家仿佛有使不完的勁兒?!蓖踅瘕埢貞洠菚r候村里的大鍋飯是“早上湯、中午光、晚上清湯見月光”,即便如此,在上千畝梯田上,小高陵人用一雙雙手一鐵锨一鐵锨、一背篼一背篼,讓三條溝、八座山、十五面坡舊貌換新顏。
奮戰(zhàn)七年,開墾梯田480公頃、四旁植樹16萬株,78%的水土流失面積得以治理,全村人均有了兩畝以上的旱澇保收田。
回憶往昔,王金龍總會想起父親常說的那句話,“林子是小高陵村最大的財富,也是全村最大的榮譽?!?/p>
王生珍1958年到1962年期間擔任村黨支部書記,1958年曾代表小高陵村前往北京接受國務院嘉獎。
20世紀70年代,西安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科教片《治山造林保水土》里記錄了小高陵人民墾荒造林的真實情況——“青海高原風光好,日月山下紅旗飄。人如海,歌如潮,揮銀鋤,志氣豪。”
這是一幅英雄群像,展現(xiàn)了小高陵人對理想事業(yè)的堅定與忠誠。隨著歌聲回蕩在小高陵山間的,正是小高陵人不畏艱難險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據(jù)統(tǒng)計,到二十世紀70年代末,小高陵村累計開挖近22萬個魚鱗坑,植樹4.5萬株,開墾梯田293.3公頃,近八成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控制,生態(tài)惡化趨勢得到根本扭轉。
如今,站在羅爾干山頂,兩棵老樹依舊枝繁葉茂,昔日的荒山早已青翠掩映,層層梯田依山陣列……
小高陵這三個字已不僅僅指代一個地名,更代表著高原兒女懷著對自然的敬畏,勇于開拓進取的精神,這股精神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一脈傳承。
悠悠歲月,站在時代前沿,小高陵人將紅色精神代代相傳,每一次抉擇、奮進和蛻變,都是對初心的追尋與重溫。
山頭綠了,心頭的“紅”永不褪色。
2018年9月,小高陵紅色旅游教育培訓基地正式開門迎客。
河湟建筑風格的宿舍、分組討論室、多功能教室,將人們的思緒拉回到小高陵人戰(zhàn)天斗地、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年代。
“這里建筑面積六千多平方米,有4個討論區(qū)、1個展館、1個多功能教室和800平方米的宿舍,以及土地認籌體驗區(qū)?!睆呐嘤柣刂v解員龍卓瑪口中得知,學員培訓之余,還能通過土地認籌的方式身體力行感受紅色精神。
隨著培訓班越辦越多,同紅色精神一起深入人心的還有小高陵獨特的梯田景觀,鄉(xiāng)村旅游由此漸漸火熱起來……
青山為證,在奔向“兩個一百年”夢想的過程中,小高陵仍舊勇往直前。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