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孔噶舉派宗教音樂傳承人倫白(左)與僧人貢覺旺杰切磋長號吹奏技藝。 記者 楊正林 攝
導讀:
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直孔噶舉派宗教音樂是西藏佛教寺院樂隊最常用的、主要的、普遍使用的音樂,是西藏佛教寺院的修供儀式、迎請儀式等各種佛事儀軌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藏傳佛教寺院器樂音樂的主要形式。直孔教派創(chuàng)始人覺巴吉天頌貢于公元1179年創(chuàng)立直孔噶舉派后,陸續(xù)建立了直孔梯寺各大佛殿,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高水平的使用于佛事活動的音樂。如今,在傳承人的帶動下,直孔噶舉派宗教音樂展現(xiàn)出不同的前世今生。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秋日里的直孔河谷,遠遠地就能聽到長號聲長短相間、抑揚頓挫地在山間回蕩。
陪同我們采訪的墨竹工卡縣文化局副局長次仁朗杰告訴我們,那是直孔梯寺僧人在進行直孔噶舉派宗教音樂排練。也許有熟人的緣故,我們順利見到直孔噶舉派宗教音樂的傳承人、長號師倫白。
現(xiàn)年42歲的倫白17歲就從那曲地區(qū)嘉黎縣來到直孔梯寺當僧人,學習佛教音樂,主攻長號、嗩吶。
倫白說,直孔梯寺的直孔噶舉派宗教音樂不僅有一個適用于各種不同內(nèi)容、場合佛事儀軌活動的合理、多變、易于拆合伸縮演奏的樂曲系統(tǒng),而且還有大量的專用和非專用的樂曲,共由14個樂章組成,大的樂章包括《貢覺日朗》、《梅朵斯列》、《斯頓(七律)》等,每個大的樂章都由10個小的曲目組成,這些樂曲是通過記錄樂曲的“瑞次”樂譜和老樂僧的口傳心授兩種方法結合而傳承下來。直孔噶舉派宗教音樂樂器種類齊全,并且還有在其他藏傳佛教寺院中少有的樂器蘇爾納、達瑪鼓及小平鑼等特殊的樂器,有完整的獨特的演奏形式、高超的演奏技藝。
“你來聽聽我的音樂?”也許是覺得和記者聊天中的“乏味”,此前在“一問一答”采訪中仍然保持端坐姿態(tài)的倫白,主動邀請記者聽聽他們的吹奏。
倫白和另一名僧人貢覺旺杰邀上我們,一同把長號從寺廟主殿里抬到直孔梯寺寬敞的廣場上,先后試吹了3種不同旋律的長號。聲音雄壯有力,似遠山獅吼;回音美妙動聽,像萬馬奔騰。
看到我們很有興趣,倫白和貢覺旺杰又給我們展示了“加林”(藏式嗩吶),聲音忽高忽低,一會兒似洪水咆哮,一會似百靈婉鳴,給人以說不出的愜意感受。
在整個樂隊中,“加林”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種樂器,也是樂隊中不可缺少的樂器?!凹恿帧笔且环N吹奏的樂器,形狀有些像小號或嗩吶,但是,其音色又有別于這兩種樂器。
“同樣是‘加林’這種樂器,細分也有好多種。吹奏時發(fā)出的聲音也各自不同。要掌握這些樂器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的?!眰惏渍f。
“20世紀80年代,隨著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直孔梯寺就組建了寺院樂隊,那時候樂隊僅有3個人。如今在黨和政府的扶持下,樂隊已發(fā)展到60余人。像他一樣的師傅有5人,樂隊中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有30歲?!庇H眼見證樂隊發(fā)展壯大的倫白如數(shù)家珍。
“每樣生物的成長都離不開太陽的光輝!”倫白形象地介紹。2011年12月,直孔噶舉派宗教音樂得到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次性給予90萬元,建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習基地,配備了樂器、服裝等必要的器具,開辦了樂器展廳,讓音樂的傳承逐步規(guī)范化。同時,政府每年給予20萬元的活動經(jīng)費,傳承人每年還得到1萬元的經(jīng)費,每年樂隊要參加60多場演出。
“我們參加過慶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雪頓節(jié)、‘當吉仁’賽馬節(jié)、恰青藝術節(jié)、嘉黎文化藝術節(jié)等活動,現(xiàn)在的直孔噶舉派宗教音樂已經(jīng)在保護中得到較好的傳承?!眰惏鬃院赖卣f。
不過對于如何傳承好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倫白有些揪心。他說,現(xiàn)在,能挑選出一個極有音樂天賦的學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教學過程中,沒有教材,只能靠口傳身授,因此,學起來,難度自然增大了不少。
目前,倫白有15個學生,學習嗩吶的學生5個,學習長號的學生10個。學生們都是在業(yè)余時間學習,學上幾年,也不一定能將所有的樂器都掌握。特別最難學習的是嗩吶,呼氣、吹起、指法……因為難于掌握吹彈技巧,多少年來,真正學成的不多?!熬拖褚凰鶎W校,學生很多,但真正優(yōu)秀的學生非常少?!眰惏兹缡钦f。
“不管怎樣,我都會繼續(xù)努力,將這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更好地傳承下去?!眰惏渍f。
記者觀察:
目前,直孔噶舉派宗教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總體向好,但因許多年輕的學生不愿意學,就存在著樂隊隊員年齡結構斷層的問題。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引導,鼓勵更多的人加入到傳承中來,讓和諧的“禪音”永遠響徹直孔谷地,讓美麗的藝術奇葩永遠在雪域高原上綻放。(來源:西藏日報 記者楊正林)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