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神,是在藏區(qū)各地喇嘛寺舉行法會慶典時,由喇嘛僧侶表演的一種宗教儀式舞蹈。這種舞有單人舞、雙人舞和集體舞三種形式。跳舞時帶假面具,穿長袍,佩彩帶和刀盾。伴奏的樂器有舞鈸、牛角號、嗩吶等。
據(jù)說,公元7世紀,佛教從印度、尼泊爾和唐王朝傳入西藏的過程中,藏族僧侶將西藏土風舞、苯教巫舞與印度瑜珈派面具神舞相結合,創(chuàng)造了一種以“驅鬼鎮(zhèn)邪”為主旨的宗教舞蹈,并在興建桑耶寺的奠基儀式上表演獲得成功。這便是原始“羌姆”(藏語蹦跳之意)的雛形。
各地各派因其信奉的本尊和護法神有所不同,因而舉行跳神的日期、程序、舞蹈、服飾也有所不同,拉薩地區(qū)跳神節(jié)的時間是每年藏歷十二月二十九日。屆時,大昭、木鹿、布達拉宮等黃教寺院都要舉辦一年一度的跳神法會。布達拉宮的跳神節(jié),在仁乃貢薩殿前舉行,演員由南木林札倉(經院)的喇嘛擔任。跳神之前要念經,并舉行牲祭儀式,但并不真正殺牲,通常只是用器物或地上圖案代替。
跳神開始時,場上鼓鈸、蟒號齊鳴,先由鐵棒喇嘛帶領儀仗隊出場,然后黑帽金剛、各護法神、鬼怪、骷髏依次魚貫而行,繞場一周,展示各種佛法形象。禮畢,再分段表演各種神鬼舞。在表演各舞段之間,還要表演宣揚樂善好施的佛本生故事片段,如啞劇“舍身飼虎”、“割肉貿鴿”等。最后一場是排甲兵驅鬼迎祥,眾神兵出動,攜火槍和兵器送“尕瑪”,將其押至寺外,點火焚燒。頓時土槍火炮齊鳴,口哨聲、吆喝聲響成一片,以驅一年之邪,祈來年之福。
而過去在日喀則,每年藏歷七月初“棄山星”(金星)出現(xiàn)之際,班禪大師和后藏的僧俗官員要進行冰浴。節(jié)日期間,除演出藏戲、獅子舞、牦牛舞、壽星舞和大鼓舞外,頭兩天由扎什倫布寺滾康僧院的喇嘛表演“羌姆”。這里表演的“羌姆”分為16段舞蹈進行。
由于“跳神”是佛法形象的象征顯現(xiàn),是隨著喇嘛教的傳播而傳開,并流入青、甘、川、滇等藏族地區(qū)及內蒙和北京雍和宮等黃教寺院。只不過叫法不一樣:雍和宮叫“跳布扎”;云南、四川藏區(qū)叫“麻羌”;青海叫“跳躚”;內蒙則叫“查瑪”。都含有驅鬼迎祥之意,實際上都是西藏“羌姆”的傳承、演變和發(fā)展。
羌姆表演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