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xiāng)明,家和萬事興。中秋是團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國慶是歡慶的重要時刻,人們既欣喜其時間上的交織,更慨嘆兩者情感上的共鳴。當中秋遇上國慶,家與國的節(jié)日微妙重疊,各種沉淀在記憶里的鄉(xiāng)愁,奔涌在胸口的思緒,都自然而然地揉和成家國情懷的深情大愛。正如一首歌詞寫道: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最是濃烈思鄉(xiāng)情,最是動人報國心。精神有了歸屬,生命就有意義。古往今來,無論是被放逐千里之外而志不移的屈原,于故國舊河山前憑欄痛歌的岳飛,還是寧死不肯侍元主的文天祥,他們身體里流淌著的那份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激烈壯懷,看似宏大肅然,卻不約而同都是從名為“故鄉(xiāng)”、“故土”這一最柔軟的地方開始。
正如詩人艾青的自問: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高昂的愛國主義情懷,并非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恰恰是隨著每個人的出生早早便扎根在鄉(xiāng)愁里,凝結在故土的草木中。它或許是家門前的兩棵棗樹,或許是荷塘高樓上渺茫的歌聲,又或許只是一枚小小的郵票……對于很多人來說,無論長到多大、走到多遠,只要看到棗花、聽到歌聲、看到郵戳,就會想起故鄉(xiāng)、想起祖國,就會情不自禁地望向東方熱淚盈眶。
這,便是關于“家”的記憶,也是一切愛國主義情感的源頭。許多人少小離家、外出打拼,臨走時總愛抓一把故鄉(xiāng)的泥土放在身邊,不為別的,只為時刻提醒自己“從哪里來”,最終將“回到哪里去”?!睹献印酚醒裕骸疤煜轮驹趪瑖驹诩遥抑驹谏??!编l(xiāng)情與國思本就同氣連枝、相依相生、無法割裂,從思鄉(xiāng)情里走出來的報國心,更純粹,也更加不可動搖。
報國,是鄉(xiāng)情的歸宿。家國情懷的落腳點,是對國家、民族的摯愛之心和報效之行。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精忠報國、死而后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始終是中華兒女最樸素的文化基因,也是最強大的精神支撐。從“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的司馬遷到“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陸游,從“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趙一曼到“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焦裕祿……這些被我們銘記的仁人志士,無不是在家國情懷的指引下,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愿望緊密地結合到了一起。
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對小家的孺慕之思只有轉化為對國家人民的大愛擔當,才能綻放出推動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光明力量,才能使得“中國夢”真正照進現(xiàn)實。無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始終扎在土里;無論身處何時何地,家國情懷始終埋在人們的心里。還是那首歌詞:國是我的國,家是我的家,我愛我的國,我愛我的家。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