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藏日報》客戶端刊發(fā)了一篇題為《一份特殊的申請書,在江孜縣干部群眾的微信中傳開了……》的文章,講的是江孜縣年堆鄉(xiāng)曲乃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米瓊在駐村工作隊的鼓勵和支持下,主動學習技能并成功開設電焊部之后,鄭重向村委會、駐村工作隊遞交了主動脫貧申請書的故事。
文章刊發(fā)之后,不僅點擊率達1.5萬余次,許多讀者還紛紛留言,為米瓊點贊。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不能丟下一名貧困群眾。如今,脫貧工作到了最后攻堅階段,難啃的“硬骨頭”需要社會各界形成合力,統(tǒng)籌推進脫貧攻堅相關工作。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出臺,廣大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渠道越來越多,路子越來越廣,但要決勝脫貧攻堅,還需要大力倡導廣大群眾自力更生的精神。
然而,在目前的各種利好政策下,在一些人看來,“干”太辛苦,不如“等、靠、要”來得輕松自在,少數(shù)貧困群眾也喪失了自主脫貧致富的信心,不推不動甚至推了也不動,一味指望上級撥款撥物,甘戴窮帽不愿摘帽,只想受魚不愿求漁,結果往往是坐吃山空,陷入越扶越貧的惡性循環(huán)。
因此,扶貧絕不能養(yǎng)懶漢!如果扶貧攻堅只是黨委、政府一頭熱,那么再好的政策紅利也會大打折扣。摘窮帽重在拔窮根,只有讓貧困群眾精神上站起來,才能早日在物質上富起來。要在精準扶志上下一番“繡花”功夫,最大程度激發(fā)群眾自力更生的力量,激發(fā)他們“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熱情,幫助他們早日實現(xiàn)全面脫貧的宏偉目標。
脫貧僅靠偶爾送錢送物是遠遠不夠的,還需從思想上引導群眾轉變思想。通過遠程教育、脫貧致富典型人物現(xiàn)身說法、引導貧困群眾“走出去”,親身感受脫貧致富的火熱氛圍,轉變其“不愿脫貧、不肯脫貧、怕脫貧”的思想;建立干部結對幫扶機制,定期走訪,全面深入了解貧困戶家庭現(xiàn)狀和致貧原因,結合貧困戶自身實際和發(fā)展意愿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及時將各項扶貧政策宣傳到戶到人,幫助群眾解疑釋惑,讓群眾理解和支持脫貧攻堅工作。
扶貧工作不是一件小事,簡單的“輸血”幫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要想徹底摘掉貧困的帽子,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和干部的關懷,更離不開腳踏實地、長期付出的決心和恒心,最重要的是要鼓勵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克服“等、靠、要”思想,真正實現(xiàn)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