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年代
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紀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建造的目的據(jù)傳說是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參見大昭寺電子門票),該佛像據(jù)傳是當時的吐蕃王松贊干布迎娶的尼泊爾公主從家鄉(xiāng)帶去的。之后寺院經歷代擴建,目前占地25100余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現(xiàn)在大昭寺內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帶去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而八歲等身像于八世紀被轉供奉在小昭寺,后毀于文化大革命。 由于默朗欽莫及其政教合一的傳統(tǒng),大昭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成為“破四舊”的目標。
名稱由來
大昭寺建造時曾以山羊馱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為“羊土神變寺”。1409年,格魯教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為歌頌釋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傳佛教各派僧眾,在寺院舉行了傳昭大法會,后寺院改名為大昭寺。也有觀點認為早在9世紀時已改稱大昭寺。清朝時,大昭寺曾被稱為“伊克昭廟”?! ?nbsp;
影響與地位
從大昭寺屋頂俯瞰大昭廣場。右邊遠處山上是布達拉宮,近處的柳樹是“公主柳”,相傳是文成公主所栽。建筑:大昭寺是西藏現(xiàn)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現(xiàn)存最古老的土木結構建筑,開創(chuàng)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布局規(guī)式(參見大昭寺電子門票)。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筑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宗教與政治:西藏的寺院多數(shù)歸屬于某一藏傳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則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廈”的政府機構也設在大昭寺內?;罘疝D世的“金瓶掣簽”儀式歷來在大昭寺進行,1995年,十世班禪靈童轉世的金瓶掣簽儀式也是在這里舉行的。
社會生活:藏族人民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薩城”之說,大昭寺在拉薩市具有中心地位,不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會生活層面的。環(huán)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huán)大昭寺外墻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這從內到外的三個環(huán)型,便是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路線。
景觀
大昭寺大昭寺的布局方位與漢族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東面西的。主殿高四層,兩側列有配殿,布局結構上再現(xiàn)了佛教中曼陀羅(曼荼羅)壇城的宇宙理想模式(參見大昭寺電子門票)。寺院內的佛殿主要有釋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師殿、松贊干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魯派的護法神)、神羊熱姆杰姆殿、藏王殿等等。寺內各種木雕、壁畫精美絕倫,空氣中彌漫著酥油香氣,藏民們神情虔誠地參拜轉經。 大昭寺內保存有大量珍貴文物,為藏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此外,在大昭寺門前廣場上樹立的唐蕃會盟碑見證了漢藏人民的深厚友情,種痘碑(為紀念清朝乾隆年間向西藏傳授種痘方法以防治天花所立)則見證了清朝對西藏的關懷。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