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身著藏南地區(qū)傳統(tǒng)藏裝,60歲的玉麥鄉(xiāng)原鄉(xiāng)長卓嘎站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接過“七一勛章”。那一刻,她的心情無比激動。
作為“愛國守邊精神”的傳承者,卓嘎幾十年如一日,扎根祖國邊陲,以抵邊放牧、抵邊巡邏的方式,守護祖國邊疆,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國每一寸土地”的誓言,譜寫了愛國守邊的動人故事與時代贊歌。
神圣國土的守護者
【堅守:“三人鄉(xiāng)”傳奇】
玉麥鄉(xiāng)隸屬西藏山南市隆子縣,位于中印邊境。
1995年之前的十幾年里,卓嘎、她的妹妹央宗及父親桑杰曲巴,是這片土地上僅有的居民。
一棟房子,既是鄉(xiāng)政府,也是他們的家。
數十年間,這個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偏遠鄉(xiāng)村,每年大雪封山半年之久,是真正的“孤島”。
印度洋季風每年給這里帶來充沛的雨水,但玉麥看似肥沃的土地卻怎么也長不出莊稼。“每運一次糧食,只能靠人背馬馱,徒步穿越羊腸山道和沼澤遍地的森林,再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日拉山,才能抵達40多公里外最近的一條公路?!弊扛禄貞浀馈?/p>
1962年后,一批批的人來了,又遷走了。
1983年,政府決定將玉麥僅剩的3戶人家搬到鄰近條件較好的曲松。
“爸啦,我們就留在這里,不要再回玉麥了。”回憶起年輕的自己和妹妹勸說父親的情景,卓嘎至今感慨萬千,“年輕人總想去更好的地方、過更好的生活,‘家國情懷’對于那時的我們而言僅僅只是一個概念?!?/p>
“我的夢里都是玉麥,那是我們的故鄉(xiāng),我們必須回去!”桑杰曲巴卻堅定地說。
僅僅過了一個冬天,在父親的堅持下,卓嘎和妹妹又默默跟隨父親回到了玉麥,一家三口人又開始了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
【守護:手繡國旗】
玉麥很大,境域面積達3644平方公里。
“如果我們走了,這塊國土就沒人了!”父親的這句話,卓嘎和妹妹記了一輩子。
至今,卓嘎依然記得,有一天,父親翻箱倒柜找出平日里做衣服用的紅布和黃布,又裁又剪。
當時的她在想,父親一定是在給她和妹妹做新衣。
看著父親穿針引線,將黃布剪裁成“看似像花又不是花的圖形”,并精心地將它們縫制在長方形的紅布上。姐妹倆不禁好奇地問道:“這是什么?”
父親神秘地笑著說:“這是中國最寶貴的東西。”
那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小小角落上,一面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那是父親親手縫制的國旗。
后來,只要父親走出大山,總會購買新的國旗。
姐妹倆開始明白了,守護腳下的土地,就是守護國家。
為了守邊,桑杰曲巴自1960年玉麥鄉(xiāng)成立起便擔任鄉(xiāng)長,一干就是29年。1988年,卓嘎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在鄉(xiāng)長任上一干就是23年。
到1999年,玉麥已發(fā)展至5戶22人,人均年收入超過西藏農牧民平均水平,達2143元。
同年,總投入近4000萬元的曲玉公路開工建設。自那年起,玉麥開始在一些重要的日子舉行莊嚴的升國旗儀式,那是鄉(xiāng)民寄托愛國情懷的樸素方式。
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回信:深深的牽掛】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到邊遠山區(qū)看望慰問群眾,就萌生了告訴總書記我們生活很好的念頭。沒想到總書記真的給我們回信了?!弊扛码y掩激動。
2017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卓嘎、央宗姐妹回信,肯定她們父女兩代接力為國守邊的行為,感謝長期為守邊固邊忠誠奉獻的同志,勉勵廣大農牧民扎根邊陲,守護好國土,建設好家鄉(xiāng)。
【巨變:美麗的玉麥】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興邊富民行動“十三五”規(guī)劃》,對“十三五”時期深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支持邊境地區(qū)加快發(fā)展作出全面部署。
與全國其他邊境地區(qū)一樣,玉麥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開始一一變?yōu)楝F實。
同年,國家投資超過5億元,總里程50公里四季保通的曲玉柏油路開工建設;國家電網進駐,玉麥鄉(xiāng)家家戶戶實現WiFi覆蓋;總投資1.2億元,建設的67棟“幸福美麗邊境小康示范鄉(xiāng)”裝配式結構藏式民房、衛(wèi)生院、鄉(xiāng)村兩級行政辦公樓等同步興建。
歲月如同橫跨玉麥鄉(xiāng)的那條潺潺河水,經久不息地流淌著。到2020年,曾經的“三人鄉(xiāng)”已發(fā)展成了67戶234人、下轄兩個行政村的邊陲小康鄉(xiāng)。
如今,走在干凈整潔的玉麥鄉(xiāng)間柏油小道上,看著炊煙裊裊的家庭旅館、建設中的鄉(xiāng)史館、游客接待中心,新玉麥正在發(fā)生著新的變化。
2020年,玉麥鄉(xiāng)人均純收入達34012元,是同年西藏自治區(qū)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倍多。
這個曾經的“三人鄉(xiāng)”,已成為幸福、美麗的小康鄉(xiāng),迸發(fā)著前所未有的活力與生機。
家是玉麥 國是中國
【傳承:三代人的接力】
曾經,沒有學校的現實一度成為卓嘎的煩惱——因為她知道,孩子是玉麥最大的希望。
“2019年,玉麥鄉(xiāng)家門口的附設幼兒園正式開學,三個班共有18個孩子。2020年,玉麥小學開學,目前一年級有8名學生、二年級有2名學生?!弊扛抡f,“接受現代教育,是為了更好地傳承愛國守邊的精神。”
2017年,玉麥鄉(xiāng)歷史上第一個大學生——央宗的兒子索朗頓珠大學畢業(yè),并光榮地成為玉麥鄉(xiāng)的一名公務員。
2019年,卓嘎的大女兒巴桑卓嘎大學畢業(yè)。如今她已是玉麥鄉(xiāng)紐林塘村的一名鄉(xiāng)村振興專干。
2021年,卓嘎的二女兒其米卓嘎也大學畢業(yè)歸來。
“我爺爺、媽媽和姨媽是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所以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傳承弘揚好愛國守邊的精神。”巴桑卓嘎說,“比起很多地方,玉麥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作為一名鄉(xiāng)村振興專干,我一定會擔起振興玉麥的使命,和大家一起把家鄉(xiāng)建設得更好。”
【愛國:每個人都是一個坐標】
7月的玉麥,輕紗般的薄霧懸掛翠綠山谷間,仿佛一條圣潔的哈達敬獻給執(zhí)著守望的人們。
“新搬遷的居民,時常會向我詢問巡邊路上遇到的問題?!弊扛抡f,現在玉麥的人多了,年輕人巡邊走得更遠、更高,年長的鄉(xiāng)民就在附近放牧守土?!耙娺^外面的大千世界后,和父親一樣,我也越發(fā)地摯愛這片生養(yǎng)我的美麗牧場?!?/p>
如今的卓嘎,和父親桑杰曲巴一樣,依然堅守初心,努力引領著鄉(xiāng)親在玉麥這片熱土上堅韌而又幸福地生活。
沒有轟轟烈烈,只有默默堅守。沒有豪言壯語,只有赤子情懷。
玉麥變了,但不變的是玉麥人的忠誠與擔當。
摸著自己剛獲頒授的“七一勛章”,卓嘎說:“這個勛章,屬于玉麥、屬于西藏和長期堅守祖國邊陲的各族群眾。”
今天的邊陲玉麥,戶戶是哨點,人人是哨兵。玉麥的每個人,都是國家的坐標。
(新華社拉薩7月19日電)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