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教育文化 > 園丁筆記

        解析高考文綜政治科目選擇題應試技巧

        2015年03月21日 11:22    記者 劉 培
        分享到:    

            提高政治選擇題答案的準確性,最根本的是深入領會書本知識,增強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題技巧,對于考生應試也非常有用。筆者在多年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中,根據(jù)思想政治課的學科特點和現(xiàn)行各類考試的命題形式,總結了一些解答政治選擇題的技巧,現(xiàn)介紹于此,希望對廣大師生的教與學都能有所裨益。

            一、排除法 這是一種最常用也最有效的解題方法。經(jīng)過長時間的學習和比較扎實的復習,在某些政治試題的四個選項中,總有一到兩項是學生可以絕對肯定或者絕對否定的選項,也有的選項存在語言表達方面明顯的錯誤,還會有與現(xiàn)行政策不相符合的選項。在解題時,就可以先將有明顯錯誤的選項予以排除。其余選項可結合題干提供的有效信息進行取舍。

            二、抓關鍵詞法 在哲學范圍內,“實際”、“國情”總是與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聯(lián)系在一起;“精神”、“思想”、“理論”往往與意識的反作用聯(lián)系在一起;“環(huán)保”、“關系”往往與聯(lián)系的觀點具有某種聯(lián)系;某些反義詞的出現(xiàn)總是與對立統(tǒng)一和一分為二的觀點有關聯(lián);與此相類似,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靠自己”、“練內功”與內因,“援助”、“機遇”、“開放”與外因,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鍵”、“首要”、“中心”、“主題”與主次矛盾的關系原理,“主流是好的……但是……”、“利與弊”與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國家的外交政策與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商品質量問題與商品的使用價值之間……在學生所學知識的范圍內,存在著某種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所以,牢記并重點關注這些關鍵詞匯,正確把握這些關鍵詞與課本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對于解答政治選擇題很有幫助。

            例如:2003年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卷第35題:

            在當今國際經(jīng)濟活動中,我國企業(yè)不但要苦練內功,提高產(chǎn)品的國際競爭力,而且要勇于運用WTO規(guī)則保護自己的權益。這主要體現(xiàn)了

            A.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

            B. 內因和外因相互關系的原理

            C. 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的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原理

            根據(jù)關鍵詞“練內功”的提示意義,以及題干中“對內”和“對內”兩方面的內容,很容易選擇正確答案:B項。

            三、同義語優(yōu)先選擇法 凡是選項中出現(xiàn)與題干材料所用詞匯重疊,或者選項中含有與題干材料中的重要詞匯意思相近或者相似的詞語,該選項優(yōu)先選擇。

            例如:2003年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卷第31題:

            在這次會議上,中俄等六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憲章》,重申“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fā)展”。這其中的“尊重多樣文明”是指要

            ①尊重各國不同的發(fā)展模式

            ②尊重各國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


            ③肯定各國的歷史和現(xiàn)行政策 ④尊重各國選擇的社會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本題題干的關鍵詞是“尊重”,在四個選項當中,其中有三個選項都有“尊重”一詞,屬于詞匯重疊,故優(yōu)先選擇①②④三項。本題的準確答案就是B項。其實,這種詞匯重疊的方式,也符合許多文件(特別是外交文件)的行文習慣。

            四、決定與反作用定律 在思想政治課范圍內,存在著一系列關于決定與反作用關系的論斷。例如:經(jīng)濟決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經(jīng)濟;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這些論斷,科學地揭示了這類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對這類事物的規(guī)律性的準確把握,因此,可以稱之為“定律”。那么,如果某個選項違反或者變相地違背這些定律,我們可以果斷地將此選項排除在準確答案之外。另外,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揭示了萬事萬物的普遍規(guī)律,對于與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基本立場不相符合甚至背道而馳的選項,我們也可以果斷地予以排除。

            例如:2003年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卷第29題:

            明清之際的葉晝說:“天下文章當以趣為第一,既然趣了,何必實有其事并實有其人?若一一推究如何,豈不令人笑殺?”意思是說,藝術創(chuàng)作不必拘泥于事實上的真實。這是因為

            A.藝術創(chuàng)作并不遵循認識的一般規(guī)律

            B.并非所有意識都是由客觀存在決定的

            C. 藝術創(chuàng)作完全憑主觀虛構 D. 藝術創(chuàng)作有其特有的規(guī)律性

            根據(jù)物質決定意識,客觀決定主觀的”定律”,B項排除。根據(jù)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排除A項。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意識在形式上是主觀的,但在內容上是客觀的,緊接著的第30題的題干中有“藝術創(chuàng)作需要堅實的生活積累”的提示語,故C項有明顯錯誤,因此,正確答案應該是D項。

            五、題干題肢連讀法 在做選擇題的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就是在某兩個選項中間左右為難、莫衷一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免可以將題干材料與難以取舍的兩個選項分別代入進行連讀,很多情況下,通過題干和題肢的連讀,借助于平時的知識積累形成的語感,可以作出正確的選擇。

            例如:2003年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卷第32題:

            與前述尊重多樣文明的立場相反,國際上有人認為文明之間的沖突將是未來國際沖突的焦點。這種觀點的錯誤在于

            A.不能正確認識量變引起質變的規(guī)律

            B.不能正確認識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C.不能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D. 不能分清事物發(fā)展的主流和支流

            本題AC兩項容易排除,BD兩項比較難選擇,那么,可以分別將B項和D項代入題干進行連讀,很容易選中D項。當然,也可以用“抓關鍵詞法”,通過“焦點”一詞的提示意義,選中D項。


            六、正反兩面性懷疑法 任何事物都包含對立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因此,我們要學會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對于一些片面、孤立、靜止的形而上學觀點,我們應該多一分冷靜,運用全面、聯(lián)系、發(fā)展的觀點予以分析,對其說法進行“懷疑論證”,從而找出正確的答案。運用此法應該牢記:意識的反作用分為正確意識的促進作用和錯誤意識的阻礙作用;不同的價值觀具有不同的導向作用;崇高理想與庸俗理想、科學理想與非科學理想具有截然相反的兩種不同的作用;不同的認識對實踐具有不同的指導作用……戰(zhàn)爭,災難,網(wǎng)絡,科技,加入WTO以及許多社會現(xiàn)象都是“雙刃劍”。記住以上這些基本觀點并領會其思想內涵,就能夠比較容易地鑒別出一些片面的觀點,并予以排除。

            例如:2000年山西高考題的第23題:

            人們現(xiàn)在還不能準確地預測地震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強度。這表明

            A. 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預測地震的發(fā)生

            B. 有些自然規(guī)律是無法掌握的

            C. 如果掌握了地震的規(guī)律,就可以防止地震的發(fā)生

            D.科學的預見離不開對客觀規(guī)律的掌握

            這道題要比上例中的全國高考題簡單,很明顯,ABC三項都是片面的。A項只看到某個具體認識的有限性,而沒有看到整個人類認識能力的無限性。要知道:“世界上只有尚待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B項“規(guī)律是客觀的,但人類可以認識和利用規(guī)律”的基本觀點和客觀現(xiàn)實。C項中“掌握規(guī)律”是一回事,防止災害發(fā)生是另一回事,從認識到實踐還有一個過程。因此,選D項。

            七、明辨是非判斷法 在解答選擇題時,首先應該明辨是非曲直,即:應該弄清基本的命題意圖,命題者究竟對題干材料中的做法或現(xiàn)象是持肯定還是否定態(tài)度。做到這一點,就為確定準確答案指明了大致的方向。一般而言,摘自黨的重要文件的材料以及黨和國家的領導人的講話和言論,答案多產(chǎn)生于持肯定態(tài)度的選項中。相反,諸如:以恐怖主義、“法輪功”以及臺獨分子的言論作為題干材料的,答案一般產(chǎn)生于持批評或駁斥的選項當中。

            例如:2001年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卷第29題:

            100多年后的今天,美國仍以“自由通過”為名在我國近海頻繁進行偵察飛行,對我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這表明

            A.美國堅持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B.美國奉行政治經(jīng)濟全球化政策

            C.美國堅持“門戶開放”政策

            D.美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很明顯,“對我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絕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答案肯定出自否定或抨擊性的選項。那么,D項是為美國“貼金”的話語,應排除。材料中有“100年后的今天”的提示語,可見題干中涉及的事件不是歷史事件,再說,美國的“門戶開放”也不能開放到我國的“門戶”之內吧?故C項排除。在AB兩項中間,“國家安全”屬于重大的政治問題,而不是經(jīng)濟問題,因此,排除B項選A項。

            (作者為拉薩中學教師)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