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作文難教、作文難寫”是廣大師生普遍面對的問題。作文教學之所以難,在于“文無定法”且“詩無達詁”兩個方面。“文無定法”意味著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有效教學方法可以借鑒,而“詩無達估”則表明難以用像判定數(shù)理化試題答案那樣的客觀標準來評定學生寫作成果。但是“文無定法”并不是“無法”,“詩無達詁”也絕非“不能詁”。從以往的寫作經(jīng)驗看,仿寫是學習寫作技巧、形成寫作能力的基本規(guī)律和主要方法。要實現(xiàn)仿寫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合理高效運用,需要注意下面幾個方面。
一、仿寫選材要精。對中小學生的作文仿寫而言,就是要精心選擇最合適的仿寫對象,這是仿寫教學是否有效的根本前提。精當?shù)姆聦懖牧夏茏屪魑慕虒W事半功倍;反過來,粗劣的仿寫不但不能提高寫作能力,反而會因其消極的示范損害學生的寫作興趣與信心。
怎樣才能選好仿寫的材料?首先要貼近學生的實際選材。選擇中小學生的仿寫材料,就必須貼近學生的情感、知識、能力與生活實際,讓學生夠得著,仿得上。從這個角度講,語文課本里的經(jīng)典文章,就是學生仿寫的好材料。當然,貼近學生的實際選材,還要求根據(jù)學生的作文能力的差別,選擇相應難度的仿寫材料,可以讓學生能夠從仿寫材料中找到自己能力提升的適當空間。
其次是選取的仿寫材料要具有仿寫價值。仿寫只仿課本里的文章還不夠,還應該找一些生動活潑的、精彩的材料供學生參考。比如,汪曾祺在《受戒》這篇小說中,寫趙大伯家的院子:“房檐下,一邊種著一棵石榴樹,一邊種著一棵梔子花,都齊房檐高了。夏天開了花,一紅一白,好看得很?!边@段文字寫出了江南水鄉(xiāng)一個農(nóng)家小院的美麗和風致,其觀察之精微與用筆之簡練,是值得模仿學習的。諸如這樣的仿寫材料,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才選得出來。
二、仿寫要注意方法。仿寫的方法概括起來,主要有實仿和虛仿兩種。所謂實仿,就是“照虎畫貓”,別人怎么寫景、寫人,學生借用其方法,寫自己熟悉的景和人。所謂虛仿,就是領悟仿寫材料之所以精彩的道理,學習別人觀察的視角、蘊藏的情感以及之所以如此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由實仿到虛仿,是一個不斷訓練、循序漸進的過程。對寫作能力較高的學生,可以要求虛仿,對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不妨先要求其實仿,待其能夠掌握仿寫對象的方法之后,再提升到虛仿的階段。同時,仿寫也應該是一個由點到面,由片斷到全篇的階梯式發(fā)展過程??梢韵茸寣W生進行片斷仿寫,即仿寫一個段落或者一個細節(jié),然后在段落和細節(jié)的基礎上不斷擴充內(nèi)容,最終發(fā)展到謀篇布局,寫完全文。
還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仿寫不能一仿而過,而是反復練習體會、反復修改完善。同一個字反復練習直到寫好,遠比泛泛去寫而不求質(zhì)量要有效得多。這就要求在仿寫的時候要指導學生反復錘煉文字、暢達文意,直到學生能寫出與仿寫對象大致相似,乃至形神兼?zhèn)涞某潭?。在這樣反復的練習過程中,學生才能真正學會掌握和使用文字的技巧,養(yǎng)成“文章不厭百回改”的好習慣。就像沈從文先生一樣,有人問他名滿天下的《邊城》改過多少遍?沈從文說:“100多遍吧?!?/p>
仿寫固然是訓練學生寫作的重要手段,但同時也對教師的能力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具體實際,深刻認識到仿寫最根本的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語言結(jié)構(gòu),通過仿寫教學方式帶領學生分析范文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思路,這樣學生在仿寫的時候才能把握關鍵,形成自己寫作的思路和技巧。
三、仿寫要建立在廣泛的閱讀與對生活的感悟之上。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缺乏基本的閱讀積累,仿寫就會生硬僵化,難以實現(xiàn)從仿寫到創(chuàng)造的轉(zhuǎn)化。古人所謂“能讀千賦則善賦”“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于讀書,逸于作文”,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里要強調(diào)的是,仿寫不但要仿經(jīng)典,更要“仿生活”。也即是說,在指導學生仿寫的同時,還必須啟發(fā)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教師可指導學生在仿寫之前,觀察一家面館的老板、一條街的店鋪招牌、一種小吃的特點等等,然后選取相應的材料供學生閱讀,之后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體驗,參照仿寫材料進行寫作。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能夠從容下筆,避免無話可說,又可以將生活與寫作結(jié)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觀察生活,還可以指導學生學會做觀察筆記,這也是行之有效的寫作方法。
仿寫只是手段,訓練寫作技巧,培養(yǎng)寫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才是教學目的。因此,仿寫不是偷懶,更不是抄襲,而是為了通過仿寫達到不仿的目的。
(作者單位:貴州省安順市鎮(zhèn)寧縣錦屏寄宿制小學)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