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
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九九”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數(shù)字
而秋天也是一年非常好的時令
在古代
重陽這一天
人們都要家人團聚、登高望遠
遍插茱萸、賞玩菊花
讓我們穿越千年
一起來欣賞古人詩詞里的重陽節(jié)
“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重陽節(jié),宜團聚,宜登高
王維寫這首詩的時候
大概只有十七八歲的年紀
獨自一人在京城
想家,難受,想哭
因為真誠,所以動人
成為千古名句
家鄉(xiāng)的山,不算高
灌木叢生,山果繁盛,煞是好看
兒時的重陽節(jié)
經(jīng)常跟父母兄弟一起攀登
如今的重陽節(jié)
無法和家人一起登高
那么就在長安找一處地方
聊以自慰吧
“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
《過故人莊》
瞬間將我們拉回故鄉(xiāng)和童年
秋日至美之處
在于山野田園
村莊掩映在叢叢簇簇的綠樹之中
在道路邊、在院落里、在小丘上
苦楝樹、臭椿樹、桑果樹
黃發(fā)垂髫都能準確地分辨出物種
大榆樹下,泡桐樹旁
飛奔的、玩鬧的、爭吵的孩子們
你們現(xiàn)在哪里呢?
秋天,稻子已經(jīng)收割了
谷場上聳起一座座谷堆和草垛
中秋時分,夜色涼如水
孩子們跟著父母
拿著草木灰在稻谷堆上
灑出一行大字——五谷豐登
“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唐)杜甫《登高》
”
深秋的重陽節(jié)
56歲的杜甫來登高
聽!風在吼,猿在嘯
看!江鳥在飄搖
一說到猿
你就知道這是哪里
這是深秋的長江三峽
在旁觀者的眼里
這江岸高峽上獨坐的
不過是一個
兩鬢斑白、頭發(fā)稀疏
滿臉褶子、一臉愁容
的老者
杜甫自己恐怕都沒有意識到
這一次稀松平常
無人見證的“登臺”
正是千古詩圣的“加冕禮”
“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
寫這首詩的時候
杜牧在池州當刺史
這年秋天
老朋友張祜從外地過來看望他
正好是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
兩人一起去城外的齊山登高
山頂可以遠眺江景
重陽野宴,要有菊花和酒
山頂涼亭里
匠人精心栽培的菊花
花瓣重重疊疊
黃的、白的、紅色、紫的
香氣撲鼻
酒過三巡,微醺
如果有什么郁結(jié)于心的事情
即使平日拋不去
今天一醉方休
賞盡菊花,不夠過癮?
索性采摘下來
你一朵我一朵
插滿微霜的鬢角
“菊花須插滿頭歸”
“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東晉)陶淵明《飲酒·其五》
”
金秋時節(jié)
沒有百花齊放、姹紫嫣紅
但是,這有什么關(guān)系?
在這個季節(jié)
只需要兩樣名花
就心滿意足
一樣是桂花
大約在八月十五中秋前后盛開
一樣是菊花
就在九九重陽前后綻放
陶淵明的詩詞里
很多次出現(xiàn)菊花
而最有名的一句便是: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菊花,是隱士的標配
隱士需要一個小院落
原生態(tài)的、小小的、黃黃的野菊花
是從山里挖出來
移栽到籬笆邊上的
這種菊花不嬌貴
可以看,也可以采
秋天采花來釀菊花酒
抬眼遙望南山
夕陽西下,眾鳥歸林
詩人心想
我大約也像這些倦鳥
終于找到可以休憩的歸宿
“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宋)李清照《 醉花陰?九日》
”
重陽節(jié)到了
李清照在自家花園里
自斟自飲、獨賞菊花
重陽節(jié),宜團圓
她在思念一個人
“有暗香盈袖”
“人比黃花瘦”
沒有一個字說菊花
但我們都知道她在講什
也沒有一個字提
“愁”“思”“淚”
但我們都知道
這是心的呼喚
遠游求學的趙明誠先生
你應(yīng)該在這一天回家
陪夫人、喝清酒、賞菊花
“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唐)杜牧《 長安秋望》
”
重陽秋日,出城郊游
長安城郊外的終南山
是人們出門郊游的好去處
楓葉紅了,銀杏黃了
柿子掛在枝頭
最最難得的是
南山的秋啊
天空是那么高、那么遠、那么凈
沒有一絲白云
更沒有一絲纖塵
用杜牧的話說
那就是“鏡天無一毫”
明得像一面鏡子
近處的山色
是五顏六色的
遠處的山色
是天色一樣的藍
仿佛要與天空融為一體
……
來源:新華社
關(guān)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wù)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wù)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