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
他的墓碑前
擺放著一束鮮花和幾份小禮物
陽光穿過思念
灑向白色的墓碑
紅色五角星顯得格外醒目
……
70多年了
這是第一次
有人為這個“23”歲的年輕人掃墓
墓碑下的安葬者
名叫崔海治
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
1947年1月
在汾孝戰(zhàn)役中負重傷
在醫(yī)院救治無果
犧牲時年僅23歲
2023年清明節(jié)
包括崔海治在內(nèi)的
49具無名烈士遺骸被重新安葬
山西呂梁晉綏解放區(qū)烈士陵園
成為了英烈們的長眠之地
其中,編號為“M19”的烈士
終于“找到”了親人
并確認了身份信息
墓碑上的“M19”變成了
眼前的“崔海治烈士”
從“M19”到“崔海治”
背后是一個悲傷又溫暖的故事
2023年9月
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
文少卿課題組
開啟了一場尋親計劃
通過DNA鑒定、顱面復原等手段
復原了40余名山西呂梁
無名烈士的容顏
崔海治便是其中之一
尋親之旅是對先烈的告慰
也是對后人的精神洗禮
整理烈士遺骸時
不少學生難掩悲痛的淚水
“老師,你看這位烈士的
骨骺線都沒愈合
他還不到16歲啊……”
文少卿團隊在呂梁南村墓地進行遺骸發(fā)掘工作。
看到這樣的場景
文少卿心里就像被扎了根刺
今年清明節(jié)前夕
文少卿帶領團隊
再次來到山西呂梁
他們想看看崔海治
和那些至今依然“沒有名字”的英雄們
“今天的我能站在這里
是因為眼前的先烈”
“戰(zhàn)士們或許沒想過將來有一天
另一些人會站在
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與安定的世界
為了給他們一個名字
找到他們的‘家’
而付出努力”
在文少卿帶來的一本留言冊上
密密麻麻地記錄著
大家對烈士的敬意與哀思
淚水,又一次劃過臉頰
在編號為“391”的烈士墓前
一名女老師輕輕放下了
專門為他準備的音樂盒
“他在十四五歲的年齡
耳朵里聽到的都是槍炮聲
他還是一個孩子啊
我想讓他聽一段音樂”
女老師將音樂盒擰動
隨行的師生一同輕聲唱著
肅穆的烈士陵園里
飄蕩著浪漫的思念
……
芳草萋萋,思念滿園
如今,烈士陵園內(nèi)
還有很多烈士的名字
僅僅是個編號
文少卿希望
有更多尋親的
烈士親屬來聯(lián)系他們
幫助更多的烈士“回家”
離開前
師生們向烈士鞠躬告別
“希望下次見面
墓碑上能看見你們的‘名字’”
這是文少卿的愿望
也是我們所有人的愿望
英魂長存,家國永念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