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帶領藏族學生訓練藏式啦啦操的援藏老師馬丹來自武漢市旅游學校。長江日報記者 蔣太旭 攝
長江日報6月19日訊(記者 蔣太旭 )在西藏自治區(qū)山南市山南第一高級中學,來自武漢市旅游學校的馬丹,被全校2600多名藏族學生評為“最美援藏女教師”。
目前,她正帶領學校格桑梅朵·啦啦操社團的40名藏族學生,每天利用課余時間在操場上揮汗如雨的訓練。還有一個月,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總決賽將在山東舉行。馬丹告訴隨湖北省援藏新聞采訪團進藏采訪的長江日報記者,這些藏族孩子大多來自海拔四五千米高原的農牧民家庭,他們從小與牛羊為伴,從未走出過大山,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將他們帶出大山,將他們的人生帶到一個更大、更高的舞臺。
帶領學生成立雪域高原上的首支學生啦啦操隊
在學生們眼中,44歲的馬丹既是一位嚴格的老師,又是一位可親的“阿佳”(藏語:姐姐)。這位“大姐姐”卻直呼她的學生們?yōu)椤斑_吉布”“達吉布姆”(藏語:即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師生親密關系可見一斑。馬丹的藏族名字叫卓瑪措姆,這是她的藏族朋友給她取的,蘊含吉祥如意的意思。
“我以前想都沒想到過會來西藏,來到這里后與這些質樸、善良的孩子朝夕相處,我喜歡上了他們。雖然他們有時也會調皮搗蛋,但我還是很喜歡他們,他們也喜歡我!”馬丹是武漢市旅游學校的藝術老師,兩年前,她和來自全省各地區(qū)的另外49名教師一起援藏,成為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的音樂教師。教課之余,馬丹在學生中開設藝術舞蹈興趣班,融合現(xiàn)代時尚啦啦操與藏族傳統(tǒng)舞蹈等表現(xiàn)形式,為學生們“量身定做”編排了別具一格的“藏式啦啦操”,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并成立了雪域高原上第一支學生啦啦操隊。
馬丹說,這些藏族孩子們雖然有較好的歌舞天賦,但平時接觸最多的只有鍋莊這類藏族傳統(tǒng)舞蹈?!熬拖駜鹊鼐﹦∵M校園一樣,藏族也有自己的傳統(tǒng)藏戲和舞蹈,我編排藏式啦啦操的目的也在于此,傳承民族文化。希望藏族學生在接觸啦啦操這項新興運動時,也能從中感受到自己的民族特色,從而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積極性?!?/p>
在馬丹的努力下,孩子們僅訓練了一個學期,就已經有模有樣了。去年,西藏自治區(qū)第二屆足球錦標賽在山南市舉行,當?shù)亟逃块T利用這一契機,安排這支學生啦啦操隊在開幕式上表演。孩子們青春活潑、熱情奔放的表演“一炮打響”,贏得了一遍又一遍熱烈的掌聲。
勞累缺氧暈倒,回漢休養(yǎng)不久的她又回到牽掛的教室
西藏的夜黑得晚,夏天晚上七八點鐘的太陽還如同武漢四五點鐘一樣炙熱。每天這個時候,是馬丹帶領孩子們訓練最寶貴的時間。站在最前排,邊領舞邊指導的馬丹看上去依然青春、充滿活力,背后的艱辛,常人卻難以體會。
馬丹的身體體質遠沒在學生面前表現(xiàn)的那么“強大”。雖然進藏前,她早有心理準備,但身體出現(xiàn)的問題還是始料不及:因高原缺氧,常致使她嘴唇開裂、發(fā)紫發(fā)黑,流鼻血、胸悶氣短、心悸難受、夜間失眠等癥狀時常發(fā)生。
“夜深人靜時,對年邁父母的牽掛和對千里之外同樣正在備戰(zhàn)高考的兒子惦念交織在一起,特別是患有尿毒癥的父親,不愿給我添麻煩,每次通話,他們說得最多的總是,‘不要擔心我們,家里的一切都好,安心工作’。”說到這里,馬丹背過臉去,用手悄悄抹著眼淚。此時的她,是一位柔弱的女性,更是一位擔負著諸多情感責任的母親、妻子和女兒。
今年3月,因為勞累和缺氧,馬丹暈倒在宿舍里,幸虧發(fā)現(xiàn)及時?;匚錆h休養(yǎng)沒多久,她又主動申請歸隊。離藏的時間雖不長,但當馬丹回到學校走進教室,看見同學們在黑板上的留言時,她的眼眶又濕了。孩子們用最質樸的語言表達著他們的情感:“老師,我們好想您!”
“這些藏族孩子是我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總決賽的日子日益臨近。山南一高的這支學生啦啦操隊將是西藏第一支參加全國總決賽的啦啦操隊。
6月4日下午,馬丹在帶領啦啦操隊訓練后,當晚坐飛機趕回內地,陪護參加高考的兒子。兒子高考完第二天,她就趕回山南,帶領學生們又開始了艱苦的訓練。
“兒子是我的最愛,但作為一位援藏教師,這些藏族孩子也是我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瘪R丹說。青春、活潑、奔放,又不乏濃郁的藏區(qū)特色,將現(xiàn)代健美操和都市街舞及藏族傳統(tǒng)舞蹈融于一爐,音樂也彰顯藏式風格,馬丹希望這支來自雪域高原的啦啦操隊在全國賽場上脫穎而出。她向記者透露,目前啦啦操隊參加比賽的服裝正在制作中,其風格緣于藏戲服飾,也非常有特色。
對大山外面世界的渴望也寫在這些藏族孩子的臉上。高二年級的達娃卓瑪是啦啦操隊最刻苦的隊員之一,她有些靦腆地告訴記者,參加啦啦操隊最大收獲是“自信了很多”,“每當想到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參加全國比賽,我就興奮得連覺也睡不好?!?/p>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